在新的戰(zhàn)略中,*將考慮二氧化碳的成本
作者: 2019年03月0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巴斯夫董事長MartinBrudermüller表示,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他說,雖然化學工業(yè)本質上離不開碳,這是一種以大量溫室氣體形式排放的元素,但企業(yè)至少可以管理它?! ‖F在,巴斯夫已經推出了一項計劃
巴斯夫董事長Martin Brudermüller表示,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挑戰(zhàn)。他說,雖然化學工業(yè)本質上離不開碳,這是一種以大量溫室氣體形式排放的元素,但企業(yè)至少可以管理它。
現在,巴斯夫已經推出了一項計劃來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是世界上*的化學公司之一,已承諾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盡管預計到2030年化學品產量將增加50%。
Martin Brudermüller承認,該策略可能是一個財務負擔,至少在短期內如此?!皼]有免費午餐這樣的事情,”他在*近關于該公司德國路德維希港總部新戰(zhàn)略的簡報會上告訴記者。但Martin Brudermüller也是該公司的*技術官,他表示,從長遠來看,這對公司和地球都有好處。
巴斯夫計劃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限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這些措施包括用電而非化石燃料加熱石化反應器、改用可再生能源、開發(fā)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的催化工藝,以及在較小程度上使用廢二氧化碳作為原材料。
根據一家分析溫室氣體排放的非盈利組織CDP Worldwide的2017年數據,巴斯夫已經是世界上第五個在低碳轉型的商業(yè)準備方面表現*佳的化工公司。
但總體而言,該行業(yè)表現不佳。CDP在一份在線報告中表示:“由于化工行業(yè)努力擺脫高污染的上游工藝,因此它仍然是問題的一部分。”
在CDP排名中*于巴斯夫的是阿克蘇諾貝爾,*;DSM;Johnson Matthey;和杜邦。CDP表示,表現*差的是臺灣塑料,排名倒數第二;利安德巴塞爾工業(yè)和陶氏化學。
巴斯夫的目標是,到2030年,每生產一噸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三分之一。Martin Brudermüller說,這項努力“將需要全新的技術”。該公司表示,巴斯夫目前有3000個項目正在研發(fā)中,其中許多項目的目標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巴斯夫預計將產生重大影響的一個方法是用可再生電力替代化石燃料供暖系統(tǒng)。
巴斯夫希望在石腦油裂解爐中安裝這種技術,生產其基礎化學品。這一轉變可以使公司每個裂解裝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減少90%或75萬噸。巴斯夫正在開發(fā)這項技術,據稱這將是*個與林德合作的項目。
項目負責人Kochendörfer說,一個主要的挑戰(zhàn)是在對工人和儀器安全的電壓下為裂解裝置的加熱元件供電。下一步將涉及在大約1000°C的溫度下測試原型加熱元件。
“如果它適用于小型裂解裝置,我們也可以將它應用于其他熔爐,”Kochendörfer說。與此方法相結合,巴斯夫計劃顯著提高其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取的能源比例。
巴斯夫也在部署其催化技術,以減少其化學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皼]有其他公司在催化劑方面有如此廣泛的能力。我們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而是一步一步的改進,而且這些進展仍然非常有希望,”Martin Brudermüller說,他是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名博士后,是一名博士化學家。
盡管巴斯夫目前在石腦油裂解爐中生產基本的烯烴,但該公司表示,通過甲烷的“干式重整”生產它們,可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此過程中,合成氣經中間二甲醚轉化為烯烴。石油化工催化劑研究主管Nils Bottke表示,該工藝的核心是一種新型的高性能催化劑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鎳和鈷兩種尖晶石型材料構成。
Nils Bottke說,如果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來加熱這個過程,它將成為二氧化碳的凈消耗者。僅在路德維希港,巴斯夫每年就從烯烴生產中排放大約100萬噸二氧化碳。
一些公司正在推動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化學原料。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公司科思創(chuàng)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氣體制造聚氨酯。但是巴斯夫計劃很少考慮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因為這種反應通常需要大量的能量。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取能源不會增加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但它仍然很昂貴。
Martin Brudermüller說:“在自然界之外,很少有東西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材料?!?
一個例外是二氧化碳與乙烯反應生成丙烯酸鈉,這是用于尿布等產品的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起始材料。
與海德堡大學合作,巴斯夫已成功地在實驗室規(guī)模測試了化學。巴斯夫均勻催化執(zhí)行*羅Rocco Paciello表示:“這一過程本質上是將一種碳分子(化石燃料)轉換成另一種廢二氧化碳?!?
大約50%的丙烯酸鈉重量可以來自二氧化碳。這種轉換將為巴斯夫公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巨大的機會,因為該公司目前每年生產近60萬噸的高吸水性聚合物。
“但*的挑戰(zhàn)是使用像二氧化碳這樣非常不活潑的分子的能源成本,”Paciello說。他說,如果沒有某種補貼,這一過程將過于昂貴。
一個可能的救星是歐盟排放交易系統(tǒng)(ETS)的溫室氣體排放值的上升。巴斯夫和其他歐洲工業(yè)公司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時,可以獲得二氧化碳排放額度。目前在ETS市場上,減少1噸二氧化碳排放值略高于20歐元,約23美元。
“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但我認為我們需要一個相對較高的二氧化碳價格,”Martin Brudermüller說,他指的是用二氧化碳制造丙烯酸鈉。該項目突出了巴斯夫和其他化工公司在尋求轉向更可持續(xù)的工藝時面臨的困境。
盡管Martin Brudermüller預計他的碳減排戰(zhàn)略會給巴斯夫帶來財務上的壓力,但一些行業(yè)觀察人士認為,該戰(zhàn)略實際上可以提高利潤,即使是在短期內。
德國投資銀行Berenberg的分析師Sebastian Bray在*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明年ETS的價格升至50歐元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不大幅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本要比這樣做高?!疤純r格的上漲可能是未來幾年歐洲化工企業(yè)盈利能力的一個重大障礙?!?
Martin Brudermüller補充說,與碳效率較低的競爭對手相比,這種情況將給巴斯夫帶來相對優(yōu)勢。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seenwhilewandering.com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fā)布,本網發(fā)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