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腸桿菌同屬于γ-變形菌亞綱的希瓦氏菌屬(Shewanella)細菌擁有數(shù)十種c-型細胞色素,不僅可進行有氧呼吸,還能利用三價鐵、四價錳、六價鈾、硝酸鹽、氧化三甲胺(還原后產生的三甲胺導致水產品發(fā)臭)、二甲基亞砜等多種物質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無氧呼吸,在放射性鈾污染和印染廢水治理、微生物燃料電池和水產養(yǎng)殖中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腐敗希瓦氏菌(S. putrefaciens)W3-18-1株和大多數(shù)希瓦氏菌基因組中編碼有兩個硝酸根還原系統(tǒng):依賴于NapC的Napα和依賴于CymA的Napβ硝酸還原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邱東茹學科組通過研究證明,微氧情況下napα基因簇的表達要先于napβ,這種冗余的呼吸系統(tǒng)使得W3-18-1可以更好地適應氧氣含量較高的環(huán)境(Qiu et al., 2013,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9: 5250-5257)。含有4個血紅素的NapC和CymA是高度同源的c-型細胞色素,且都附著于細胞質膜,負責將電子從醌庫傳遞至其他細胞色素或末端還原酶。實驗證明兩者在硝酸根還原中的功能并不等同,NapC只能將電子傳遞至Napα,而CymA可以將電子傳遞至Napα、Napβ和亞硝酸還原酶NrfA(含有5個血紅素的細胞色素)。通過進一步的分子遺傳學分析,發(fā)現(xiàn)第166位的天冬氨酸(Asp-166)殘基影響CymA的成熟,第91位的賴氨酸(Lys-91)殘基影響CymA從醌庫獲取電子,而第97位的天冬氨酸(Asp-97)殘基可能是與CymA特異性相關的關鍵位點,影響CymA與NapB和NrfA的相互作用。
該研究由博士生魏賀紅等在邱東茹指導下完成,相關論文 Functional roles of CymA and NapC in reduction of nitrate and nitrite by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W3-18-1 已在線發(fā)表于英國普通微生物學會出版的Microbiology 期刊上。合作者包括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教授周集中、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該研究受到中科院“百人計劃”科研經(jīng)費和該所領域創(chuàng)新項目的資助。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