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去年預期2018年中國鋼材市場“慢牛”格局,整體行情判斷為謹慎樂觀。新年伊始,綜合多方面信息,這個預判可以維持不變,目前不需要做出大的調整。
一、今年鋼材市場樂觀前景受到三大因素支撐
一是國內外PMI高位運行,甚至創(chuàng)下新高。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制造業(yè)PMI均值達54.7%的較高水平。其中12月份全球制造業(yè)PMI為56.3%,環(huán)比上升0.5個百分點,創(chuàng)出年內新高。這是全球PMI指數持續(xù)五個月在55%以上較高水平。全球主要地區(qū)與重要國家PMI同步高位運行,相繼創(chuàng)下一段時期以來新高。其中美國2017年12月(下同)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9.7,(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報告),創(chuàng)3個月新高;英國為56.3(Markit制造業(yè)),維持良好態(tài)勢,英國工業(yè)聯合會(CBI)發(fā)布數據顯示,英國制造商訂單數量維持在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歐元區(qū)制造業(yè)PMI為60.6 ,為二十年來最高值。歐元區(qū)內部,德國、奧地利、荷蘭和愛爾蘭制造業(yè)PMI同時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值,法國和意大利則創(chuàng)下了2000年以來的最佳數據;西班牙的數據則是2006年以來的最佳,希臘也恢復到了2008年危機前的水平;日本12月制造業(yè)PMI,也以近4年來最快速度擴張。與此同時,2017年12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為51.6%,連續(xù)15個月保持較高水平。
制造業(yè)為鋼材及黑色系列商品的直接需求行業(yè)。制造業(yè)興,上述商品需求勢必旺盛。國內外制造業(yè)PMI指數高位運行及趨勢向好,這就提供了鋼材及黑色系列商品需求繼續(xù)擴張的良好環(huán)境。據初步測算,新一年內中國粗鋼表觀消費量超過8億噸,比上年增長5%左右,實際需求增幅亦不低于3%。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國鋼材實際需求結構中,其出口量(直接出口)有很大可能出現回升。這主要是因為持續(xù)數年的全球經濟向好態(tài)勢,將在2018年內得以持續(xù)與增強,有可能迎來全面復蘇,其增長率將在3%至4%之間,這已成為共識,由此將會產生更多鋼材及黑色系列商品需求。另外的影響因素就是發(fā)達國家PMI指數強于中國,中國鋼鐵出口關稅調整,“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比基數的回落。如果今年中國鋼材出口出現回升,勢必提高實際鋼材需求,雖然這會削弱中國鋼材表觀消費水平。
二是產能環(huán)境可能好于上年。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粗鋼產能(含地條鋼產能),將比2017年減少1億多噸,甚至達到2億 噸。新年伊始,有關部門又出嚴規(guī),約束鋼鐵產能置換“硬性”條件,明確要求列入鋼鐵去產能任務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地條鋼”產 能、落后產能、在確認置換前已拆除主體設備的產能、鑄造等非鋼鐵行業(yè)冶煉設備產能,不得用于置換。這就堵住了假借產能置換擴大產能的途徑。相信主管部門今 后根據實際情況,還會出臺新規(guī),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防范已退出產能再次復產。產能是產量的基礎,2018年中國鋼鐵產能基礎的萎縮,將有利于抑制新增資源,助力市場供求關系好轉。
三是市場氛圍較為理性。一 段時間以來,盡管行情頻繁波動,但市場參與者們并未盲目追漲,刺激成交價格過度拉升。相反,無論是下游行業(yè)消費者,還是建筑商,還是貿易商們,普遍具有 “恐高心理”,小心謹慎氛圍濃郁,不敢過多囤貨待漲,甚至連傳統(tǒng)鋼材冬儲亦猶疑不決,所以市場泡沫不大。與此同時,鋼材期貨交易者們亦順勢而為,行情漲跌 有序、有度,一直沒有出現惡性逼倉的“價格異動”。其證據在于鋼材遠期合約價格持續(xù)低于現貨價格,其中螺紋鋼噸價貼水數百元之多;同時鋼材社會庫存亦處于 歷史偏低水平。據蘭格鋼鐵網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5日,全國主要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僅為715萬噸,不僅沒有隨著經濟總量擴張而增加,反而比去年同期(2017年1月6日)還下降12%。正是這種較為理性的市場氛圍和偏低的社會庫存量,使得鋼材后市行情壓力得以大為減輕。
由于上述三大因素支撐,因此有理由對新一年內中國鋼材市場形勢展望樂觀,繼續(xù)呈現其牛市格局。
二、壓力猶存致使其樂觀展望保持謹慎
另一方面,2018年中國鋼材依然存在較大壓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鋼鐵去產能與取締“地條鋼”的成果鞏固,面臨很大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首先來自于鋼材價格上漲本身。經過將近連續(xù)兩年的行情揚升,全國鋼材價格的修復階段已經結束,整體來看進入了較高利潤時期,比如目前螺紋鋼每噸利潤已經超過500元, 上漲接近千元。在這種情況下,鋼鐵企業(yè)當然要抓住時機,積極增產,一些已經關閉或者取締的落后鋼鐵產能也存在偷偷復產的沖動。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出 于財政稅收壓力,對此亦會存在監(jiān)管松動空間。由此可見,今年全國鋼材實際產量有很大可能超出預期,進而產生鋼材市場很大壓力。
其次是鋼鐵冶煉原料價格有可能走低。眾 所周知,原料價格和鋼材價格聯動作用明顯,很多時候鐵礦石等冶煉原料價格上漲,會推動鋼材價格上漲,進而推動鋼鐵企業(yè)利潤增加。即所謂的“輪番上漲”;反 之,則會引發(fā)其“輪番跌落”、“利空循環(huán)”。歷史上多次演繹過這種局面。現在有機構預測,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將會連續(xù)兩年下跌,其中2018年將跌至51.5美元,跌幅為20%。毫無疑問,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會產生鋼材市場行情的很大壓力。屆時投機資本推波助瀾,不排除鋼材噸價上下數百元的寬幅震蕩可能。
最后就是宏觀經濟增速有可能再次回落。2017年中國經濟延續(xù)了穩(wěn)中向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6.9%左右。新一年中國經濟增速,普遍預計為增長6.5%,這就使得宏觀經濟增速再次出現回落,也會產生鋼材行情宏觀壓力。
由于上述壓力的存在,因此2018年中國鋼材市場前景,只能是謹慎樂觀。而市場價格行情走勢,也不再是持續(xù)性單邊上行,而是在總體水平漲幅不高情況下的上下寬幅震蕩。(蘭格專家陳克新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