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鐵礦強磁粗精礦精選流程研究DQ48
隨著礦山開采深度的增加,采出品位越來越低,礦石性質(zhì)發(fā)生較大變化,菱鐵礦大量增加,致使尾礦中含有大量的粘土類礦物(高嶺土、云母)和碳酸鹽類礦物,尾礦沉降性能較差。加之產(chǎn)量逐年增加,尾礦量增大,每年排出鐵品位20%左右的細(xì)粒尾礦達1000kt以上。為進一步提高菱鐵礦原礦的入選品位,下面紅星選礦設(shè)備廠家從兩個流程考查:磨礦—強磁選和磨礦—強磁選—浮選。
1、磨礦—強磁選精選流程
磨礦—強磁選精選的目的是研究磁選法精選能達到的極限選礦指標(biāo)。為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強磁選機上進行,在沖洗水量100.00L/h的條件下,研究磨礦細(xì)度和磁場強度兩個條件變化對選礦的影響。
研究目的是提高精礦品位,所以磨礦粒度均較細(xì)。隨著磨礦細(xì)度的增加,精礦鐵品位有所上升;但是即使是在極細(xì)的粒度條件下,強磁選也未能獲得較高的全鐵品位。隨著磁場場強的降低,精礦鐵品位有所提高,在磁場場強為397890A/m時,品位達到最高51.45%,而回收率僅為27.25%,仍然沒能達到指標(biāo)。
2、磨礦—強磁選—浮選流程
上面研究表明,磨礦—強磁選精選的鐵精礦有上限品位,達不到研究的指標(biāo)。然而,磨礦—強磁選能起到兩方面的作用:1)能進一步提高備料品位;2)能脫除大量細(xì)泥。在無法利用礦物磁性差別的情況下,可充分考慮利用其他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的差別,如表面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的差異。而浮選和絮凝是常用的利用表面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差異的研究方法,相比之下,在礦物加工工業(yè)領(lǐng)域,浮選是更為常用的研究方法。本節(jié)研究在磁選之后,利用浮選進一步提高精礦品位,因此,綜合磁選和浮選形成磨礦—強磁選—浮選精選流程。按照磨礦—強磁精選流程,在強磁選機上生產(chǎn)幾種不同品位的強磁精礦,為浮選備樣。
對磁場強度為397890A/m獲得的兩種強磁精選產(chǎn)品進行了浮選,考查哪一品位的精礦可作為合格的浮選給料。浮選在常溫下浮選機中進行。獲得鐵精礦TFe為56.40%,回收率38.39%,F(xiàn)eCO3含量為23.20%,回收率為19.64%;再次進行選礦獲得的鐵精礦TFe為56.17%,回收率47.48%,F(xiàn)eCO3含量為16.09%,回收率為24.39%。綜合考慮磨礦難易程度,選用磁場強度為397890A/m、磨礦粒級-0.045mm占85.20%的條件進行浮選原料制備。
3、閉路選礦及其數(shù)質(zhì)量流程
綜合上述研究結(jié)果,尾礦的粗選采用篩分(脫粗)—強磁選,精選以磨礦—強磁選—浮選為宜。所以推薦原則流程為篩分(脫粗)—強磁粗選—磨礦—強磁精選—浮選流程,見下圖。
采用上圖所示閉路流程,可獲得TFe為56.98%的高品位鐵精礦,總精礦產(chǎn)率為5.72%,總鐵回收率為18.24%。對于此類難選鐵尾礦,能獲得如此的選礦指標(biāo),實屬不易。
本文主要來源于:http://www.hxjq.com.cn/n552.html